出师表重点句子赏析31句
1、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先帝在时,每与臣论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、灵也。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良死节之臣,愿陛下亲之信之,则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
2、尤其那句不求闻达于诸侯,显示出我们的丞相诸葛亮是多么淡泊名利。一定要背。
3、“两表酬三顾,一对足千秋”。“志见出师表,好为梁父吟”。这副对联赞颂的是诸葛亮。
4、志见出师表,好为梁父吟。这副对联是郭沫若先生游隆中武侯祠时,题写的。《出师表》是诸葛亮统军伐魏时上给蜀汉后主刘禅的奏章,他平生的志向抱负都体现在里面。
5、中考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,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有很好的作用。虽然要不要背中考出师表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问题,但在考试中背诵中考出师表可以提高语文积累和鉴赏的能力,同时也可能在语文考试中得到加分。
6、《梁父吟》是一种古乐府曲调,并非如有些书所说全属葬歌类。诸葛亮在隆中时,喜爱吟诵这支歌曲,以抒发他忧国忧民的怀抱。传说他曾写过一首《梁父吟》的歌词,里面有感慨不平的意思。
7、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……臣本布艺,躬耕于南阳……这么好的文章,我觉得应该背诵下来,我初中背的现在还能背下多半篇,可见这篇文章对我的影响力。
8、《出师表》是蜀国丞相诸葛亮的上述的一封奏表,在此表中,作者以真挚的情感,朴实的语言,剖析了当时的形势,指出了治国的方案,并揭示自己北伐的重要性,字里行间中,涌动着一位老臣的拳拳的报国之心,让人临表涕零,表现了作者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的报国信念。
9、先感恩于刘备的重用,让后主易接受;让后主不忘先帝之业,进一步启发后主发奋强;21年不平凡历程,说明创业艰难,激励后主不可半途而废;写先帝为榜样,望后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;
10、诸葛亮。两表,即前后出师表。三顾,即刘备三顾茅庐。一对,即隆中对。
11、出师表乃三国著名政治家诸葛亮所作的一篇千古奇文。名言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就出自出师表一文。
12、一定要会背。出师表是全国初中生一定要会背会默写的古文,这个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。在考试中,题目会灵活应用,考试需要注意。
13、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(wěi)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,尔来二十有(yòu)一年矣。
14、对联地址: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。
15、《病起书怀》尾联的意思是,表达诸葛亮北定中原之志的《出师表》古今传诵,诗人夜半时分依然挑灯细读;蕴含诗人即便生病远谪依然渴盼收复山河使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。
16、答:申考出师表一定要会背。
17、一定。出师表是一篇著名的文章,课本上肯定是会要求会背诵的,但会背不完全是为中考。但无论是为了中考还是为了积累知识,会背总比不会背好。
18、虽然出师表全文较长,但是全文情辞恳切,感人肺腑,语言通畅。文中有很多短语凝固为成语,沿用至今。背诵全文既有利于中考,也有利于文言文知识的积累。
19、根据课标要求,出师表是全文需要背诵,而且出师表也是中考必背课文之一。
20、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先帝在时,每与臣论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、灵也。侍中、尚书、长(zhǎng)史、参军,此悉贞良死节之臣,愿陛下亲之信之,则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
21、下联是说诸葛亮的《隆中对》足以流传千秋万世而不朽。
22、出师表肯定要背。出师表是中考必考的课文之一。
23、上联是说诸葛亮的前、后两个《出师表》酬答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谊,体现了竭智尽忠兴复汉室的愿望,及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精神。
24、要背,挑重点段落背就行,中考主要就是考这两段。
25、表述自己的心愿,自己的感激,将出师伐魏视为“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”
26、深度分析:中考不一定会考到出师表,但是这些千古传诵的名篇一定要会背,万一考到自己就熟悉了。
27、亲近贤臣,疏远小人,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;亲近小人,疏远贤臣。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。先帝在世时,每次与臣谈论这事,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、灵帝时期的腐败。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、守节不逾的大臣。希望陛下亲近他们,信任他们,那么汉朝的复兴,就会指日可待了。
28、是的,出师表肯定需要背诵。
29、以下是我的回答,古文赏析经典篇目繁多,如《爱莲说》、《出师表》、《岳阳楼记》等。
30、建议您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来考虑是否要背中考出师表。如果您觉得能够稳定掌握其他知识点、技巧和策略,并且对这份材料特别感兴趣,能够借助背景理解页面后形成独立的学习体系,那么不考虑背中考出师表也不会影响您的高中阶段成长。但如果您希望全面提升语文水平和应付考试的风险,或者您对背诵中考出师表比较自信,那么建议您可以将中考出师表纳入考前复习的内容中。
31、以《爱莲说》为例,其文字优美,意境深远,通过对莲花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坚贞的品格。阅读此类经典,不仅能提升文学素养,更能陶冶性情,启迪心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