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句节约名言有哪些-摘抄48句

2024-08-30 07:17:54

10句节约名言有哪些

1、地球上的.最后一滴水,将是人类的眼泪。这可不是小麻烦,而是大灾难。

2、量入为出,不可过多,养成节俭习惯,财源滚滚来。

3、懂得节俭的人,才能享受精致的生活。

4、节约是一种生活态度,浪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。

5、‘节衣缩食’不只是过时的口号,而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必要素质。

6、天下之事,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。

7、把握现在,未雨绸缪,廉洁奉公,节约用钱。

8、节约能源有良方,充分利用自然光。

9、不要将购物当作调剂心情的方式,而是应该理性地消费,追求真正的幸福。

10、俭可养廉,更可救贫。能节省自必不贫,不妄费自免拮据。

11、财有限,费用无穷,当量入为出。

12、名言警句有:一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

13、眼下胡花乱铺张,往后日月空荡荡。

14、节约是一种习惯,浪费是一种恶习。

15、二,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
16、以俭治身,则无忧;以俭治家,则无求。

17、一勺勺积累的东西,不要用桶倒出去。

18、真正的节俭不在于减少开支,而是在于控制欲望。

19、节约每一滴水和每一度电,从细节做起,积小成大。

20、豪华尽出成功后,逸乐安知与祸双。

21、节俭是一种美德,是对宝贵资源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顾及。

22、穷人的错误,是买了他们不需要的东西;富人的错误,是忽略了他们需要的东西。

23、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
24、节约是一种智慧,浪费是一种愚蠢。

25、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

26、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

27、节约是一种美德,浪费是一种罪过。

28、名言: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

29、节约是一种节俭的生活方式,浪费是一种奢侈的消费方式。

30、珍惜水就是珍惜你的生命。

10句节约名言有哪些

31、少开一盏灯,奉献一片情。

32、三,节俭不仅是一个人的经济问题,也是一个人的品德问题。

33、节约是财富的源泉,浪费是贫穷的根源。

34、节约是一种文明的表现,浪费是一种野蛮的行为。

35、奢未及侈,俭而不陋。

36、凡不能俭于已者,必妄取于人。

37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,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。

38、电力是个宝,度度要计较。

39、节约一点,积累一点,财富就会越来越多。

40、节省能源不是口号,是一种行动力。

41、有钱时摆阔,没钱时挨饿。

42、别让浪费成为我们生活的主题,要学会节俭,以守护地球的资源。

43、惜水、爱水、节水,从我做起。

44、节约是一种责任,浪费是一种犯罪。

45、常将有时思无时,莫把无时当有时。

46、节约是一种环保行为,浪费是对环境的破坏。

47、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。

48、君子以俭德辟难。【出处】《周易·否》。【大意】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。【提示】《周易》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,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。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。一方面,阐明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,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;另一方面,在面临危难的时候,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,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。《周易》的作者认为,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、通与不通之时,不顺不通,就要修身养德,不能过分彰显自己,以渡过难关。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【出处】《尚书·大禹谟》。【大意】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,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。【提示】克勤克俭,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。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,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。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,数过家门而不入。尧特别关心群众,认为别人挨饿受冻,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,是自己的过错。古代圣贤的生活却十分节俭,经常穿着粗布衣裳,吃粗米饭,喝野菜汤。由于尧、舜、禹在事业和生活上克勤克俭,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。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【出处】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。【大意】节俭,是善行中的大德;奢侈,是邪恶中的大恶。【提示】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,在椽子上雕花纹,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。大夫御孙劝谏他时,说了这句话,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“大德”中注入了“大恶”,不但不能取悦先人,反而是辱没了他们。可见,古人是从礼的规范和德的大小的高度来看待节俭,而把奢侈浪费看做一种恶行。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,戒奢以俭,不靡费财物,仍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。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【出处】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。【大意】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,只有勤于劳作,财物才不会匮乏。【提示】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。古人明白,只要老百姓辛勤劳动,社会安定,百姓和国家都会随之富足起来。我们现在仍应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,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动,这样,国家才会更加富强,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裕。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【出处】《墨子·辞过》。【大意】节俭就会昌盛,淫佚享乐就会败亡。【提示】在先秦诸子之中,墨子以乐于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而闻名。他痛恨统治者的骄奢淫逸、靡费财物,提倡节俭。他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,吸引了大批人做他的弟子,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。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【出处】李绅《悯农》。【大意】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,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。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,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。【提示】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。有一个故事说,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稼穑之艰难,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,但把饺子皮全吐掉,只吃肉馅。后来家里遭遇火灾,丽楼美阁一夕之间夷为平地,他成了乞丐,要饭要到这个饭馆,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,他深为感动。老板说,不用谢,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,我拣起晒干了而已。财主的儿子很惭愧,后来勤奋劳动,生活节俭,家道重又殷富起来。这个故事,也印证了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的道理。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【出处】李商隐《咏史》。【大意】纵观历史,大到邦国,小到家庭,无不是兴于勤俭,亡于奢靡。【提示】古往今来,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,所以比较注意勤俭节约。但是对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,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,容易贪奢侈享乐,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,国家的灭亡。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。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【出处】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。【大意】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,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。【提示】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,一开始励精治,奋发有为,击败各个敌手称帝。但他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,宠爱伶人,不思进取,部下作乱,伶人发难,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。欧阳修在撰写《伶官传》时,有感于这段历史,阐发了“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”的道理。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,特别是在国家动荡、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。孔子说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”,孟子讲“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”,就是分别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。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,也规劝皇帝“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”,以实现长治久安。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【出处】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。【大意】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,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。【提示】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,用来训诫子孙。它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,防止奢侈,含有自勉、警世之意。人都想过好日子,这本无可厚非。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,而且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。商纣王用了双象牙筷子,他的臣子就要逃走,原因是看到了纣王的贪欲一发,将不可遏止。所以,坚持节俭要有自律的能力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上一篇:关于浪费与节约的名言警句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