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有哪三种情感26句
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有哪三种情感
1、燕然:古山名,即今蒙古国杭爱山,这里代指前线。《后汉书·窦宪传》:宪率军大破单于军,“遂登燕然山,去塞三千余里,刻石勒功,纪汉威德,令班固作铭。”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,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。
2、此句承前句而来,衔接自然,写得明白如话,使人不觉是用典,达到了前人提出的“用事”的最高要求:“用事不使人觉,若胸臆语也。”
3、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》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绝.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,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,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.
4、长安已被安史乱军所占领,诗人勉强去登高,却无欣赏美景的雅兴,心中充满对故土的忧思。乱世年月,战火不熄,每一个人都和这个国家一样艰难不易。所以诗人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。
5、当时,唐军在西北地区与吐蕃人作战,王之涣则随军出征。这首诗写出了他在艰苦行军中思念故园、怀念亲友的心情。其深刻表达了爱国情怀与离乡思乡之情,被后人誉为中国古代“离乡别井”诗歌的代表之作。
6、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》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绝。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,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。
7、岑参的这首五绝,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,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。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,实际构思精巧,情韵无限,是一首言简意深、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。
8、第三句写诗人在佳节之际想到了长安家园。开头一个“遥”字,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,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。“怜”字,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,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,百般怜惜。
9、《行军九日思故园》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,背景与唐朝战争有关。
10、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》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诗作,全诗写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望远所见之景,但全诗不仅仅是在写重阳以及节日思乡,诗中更蕴含了浓重的思虑。
11、遥怜故园菊,应傍战场开。
12、以“故园菊”代表整个故园长安,显得形象鲜明,具体可感;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,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,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,仍贴题目中的“九日”,又点出“长安故园”,可以说是切时切地,紧扣诗题。诗写到这里为止,还显得比较平淡,然而这样写,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.这句承接前句,是一种想象之辞.本来,对故园菊花,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,诗人别的不写,只是设想它“应傍战场开”,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“行军”二字,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,写得新巧自然,真实形象,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:长安城中战火纷飞,血染天街,断墙残壁间,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.此处的想象之辞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,而寄托着诗人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,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.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,朴实无华,但是寓巧于朴,余意深长,耐人咀嚼,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。
13、《使至塞上》最后两句“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”用典。
14、强欲登高去,无人送酒来。
15、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。既是“登高”,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、赏菊。此句承前句而来,衔接自然,写得明白如话,虽然巧用典故,却无矫揉造作之感,使人不觉是用典
16、公元755年(唐玄宗天宝十四载),安禄山起兵叛乱,次年长安被攻陷。公元757年(唐肃宗至德二载)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,岑参随行。九月唐军收复长安,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。
17、从内容上看,诗人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,而是对百姓疾苦的关切。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,实际构思精巧,情韵无限,是一首言简意深、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。
18、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,表达的是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
19、首句“登高”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“九日”,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。劈头一个“强”字,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,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。
20、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》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绝。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,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,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。
21、(邢邵语)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,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:造成“无人送酒来”的原因是什么呢?
22、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》创作背景
23、行军九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。这里反用其意,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,可是在战乱中,没有象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。
24、这里暗寓着题中“行军”的特定环境。
25、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》第二句“强无人送酒来”化用陶渊明的典故。
26、诗人在第一句写道“强欲登高去”,既是“登高”,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、赏菊。据《南史·隐逸传》记载:有一年重阳节,陶渊明没有酒喝,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。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,才醉饮而归。此句承前句而来,衔接自然,写得明白如话,虽然巧用典故,却无矫揉造作之感,达到了前人提出的“用事”的最高要求:“用事不使人觉,若胸臆语也”(邢邵语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