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个失信的成语故事精选132句

2024-09-05 07:06:35

十个失信的成语故事

1、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五年》:“是食言多矣,能无肥乎?”

2、鲁哀公在五梧宴请大夫,孟武伯因为厌恶郭重,就一边敬酒,一边取笑说:“您怎么长得这么肥胖?”

3、扶不起的阿斗:比喻一味依赖他人,毫无实力和能力。

4、四:郭沫若与芭蕉花

5、借贷无门:由于经商或借贷事项而失去声誉,无法再获得贷款。

6、这次孟武伯借着向哀公敬酒的机会,又向郭重说道:“你吃了什么东西这样肥胖啊?”

7、而:连接词,这里表示转折关系;信:信誉,讲信用。说话不算数,不守信用。

8、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市的一个事件。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,生怕民众不信任,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,贴出告示说: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,所有民众都不信。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,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,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。此举取得了商鞅对民众的信心,终于商鞅公布了变法的法令。这个故事也称商鞅立信。

9、食言而肥

10、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,水涨,尾生不愿失信,抱着桥柱被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

11、失信于人:指对别人的承诺或信任不守信用,做出不诚信的行为。

12、二:曾子杀猪

13、孟武伯听完,顿时面红耳赤,感到万分难堪。

14、有关失信的成语【出尔反尔】【言而无信】【背义负信】【背信弃义】【食言而肥】【背惠食言】【弃义倍信】【轻言寡信】【过河拆桥】【忘恩负义】【薄情寡义】【见利忘义】

15、[成语解释]

16、失信成语故事:债台高筑-周赧王向洛阳城内的贵族富户借款以为军资。为了筹集到军资,周赧王给这些贵族富户们颁发欠条,答应等到与山东六国合纵攻秦凯旋后以战利品偿还。但周赧王此次出兵,既徒费无益又欠下巨额军资。债主们手执周赧王的欠条聚于宫门,执券索债。羞愧难当的周赧王不得不逃往南宫高台之上以躲债。后世因此将此台戏称为“避债台”,成语“债台高筑”由此而来。

17、内容延伸:在现代社会,诚信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,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18、[反义词]言而有信

19、一诺千金,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,一向说话算数,信誉非常高,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。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: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”。这就是成语“一诺千金”的由来。

20、破釜沉舟:放弃后路,决心一试,不顾后果。

21、烽火戏诸侯是一个失信于人的历史成语故事,故事的主人公是西周最后一个天子周幽王,周幽王为了让自己的爱妃褒姒一笑,竟然屡屡点...

22、五、华盛顿与樱桃树

23、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,没有信用。

24、违信背约

25、有一次,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,孩子哭闹着也要去。妻子哄孩子说,你不要去了,我回来杀猪给你吃。她赶集回来后,看见曾子真要杀猪,连忙上前阻止。曾子说,你欺骗了孩子,孩子就会不信任你。说着,就把猪杀了。曾子不欺骗孩子,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。

26、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

27、《郁离子》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:

28、【尾生丧身】: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,水涨,尾生不愿失信,抱着桥柱被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

29、一:一诺千斤”

30、守口如瓶:保守秘密,不泄露。

十个失信的成语故事

31、出尔反尔,言而无信,背信弃义。

32、《周书·武帝纪下》:“伪齐违信背约,恶稔祸盈。”

33、[典故出处]

34、投桃报李:帮助别人,谦虚地回报他们的恩惠。

35、[反义词]信守诺言

36、食言而肥(指说话不算数,缺乏诚信)

37、违信背约【wéixìnbèiyuē】

38、背惠食言

39、你们食言而肥,不承认这个原来答应承认的区域。(《评国民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议会》)

40、背信弃义(指违背信义)

41、[成语举例]

42、从前有个商人,他欠了很多债务却不还,被人们称为“不诚实的商人”。有一天,他去买东西,却发现没有人愿意卖给他。他感到非常困惑,后来他才知道,自己的名字已经被列入了“失信名单”。他后悔莫及,但已经太迟了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失信于人,将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和尊重,最终自食其果。

43、不信任人:指不相信别人或不信任别人,心存猜疑。

44、曾子是孔子的学生,他以诚实守信而闻名。有一次,曾子妻子哄小孩说等会儿杀猪给他吃,孩子信以为真。妻子却反悔了,曾子认为既然答应孩子就要做到,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。

45、【食言而肥】:食言:失信。指不守信用,只自己占便宜。

46、违:违背。失信于人,背弃约定,毫无信义可言

47、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,他抓住一根杆大声呼救。有个渔夫闻声而致。商人急忙喊:“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,你若能救我,给你100两金子”。待被救上岸后,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。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。渔夫责怪他不守信,出尔反尔。富翁说:“你一个打渔的,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,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?”淦夫只得怏怏而去。

48、关于失信的成语故事:

49、季康子说:“武伯该受罚吃肉!因为我国接邻敌国,我们不能陪同君王同行,从而不能参加这次远行,武伯你却觉得在外奔劳的郭重肥胖。”

50、后来有一天,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,船触礁沉没,他再一次落水。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。有人问渔夫:“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?”渔夫说:“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。”渔夫撑船上岸,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,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。

51、失信于天:指违反天道或伦理道德,做出不义之事。

52、落井下石:在别人已经处于困境时加以嘲讽或打压。

53、关于守信的成语故事:一诺千金

54、守信成语故事:立木为信—春秋战国时,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,推进改革,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,并当众许下诺言: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,赏金十两。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,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。于是,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。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。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。商鞅这一举动,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。

55、渔夫责怪他不守信,出尔反尔。富翁说:“你一个打渔的,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,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?”淦夫只得怏怏而去。

56、待被救上岸后,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。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。

57、有个渔夫闻声而致。商人急忙喊:“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,你若能救我,给你100两金子”。

58、失信于人(指不守信用,不讲信誉)

59、你怎么言而无信,昨天答应过的条件今天就变了。

60、【违信背约】:违:违背。失信于人,背弃约定,毫无信义可言。

十个失信的成语故事

61、食言而肥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指不守信用,只自己占便宜。该成语最早出自春秋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五年》:“公宴于五梧,武伯为祝,恶门重曰:‘何肥也?’公曰:‘是食言多矣,能无肥乎,欲酒正乐。’”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“食言而肥”。

62、表示失信的成语故事:言而无信。意思是说话不算数,没有信用。出自《谷梁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为言者,信也。言而不信,何以为言?”

63、“食言而肥”这个成语就是从此而来,形容说话不算数,不守信用,只自己便宜。若表示坚决履行诺言,说话一定算数,即为“决不食言”。

64、有关失信的成语有:

65、烽火戏诸候

66、不守信用(指不遵守自己的承诺或合约)

67、分析:只有诚信待人者,才能被别人诚信相待。

68、鲁哀公听了,很觉厌恶,便代替郭重答道:“食言多也,能无肥乎!”

69、堂而皇之:形容做事不诚实,毫无羞耻感,无所顾忌地表现自己。

70、(元方)答道:“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,已经离开了。”友人便生气地说:“真不是人啊!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,自己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去了。”

71、秦朝末年,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,性情耿直,为人侠义好助。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,无论有多大困难,都设法办到,受到大家的赞扬。楚汉相争时,季布是项羽的部下,曾几次献策,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,刘邦当了皇帝后,想起这事,就气恨不已,下令通缉季布这时敬慕季布为人,都在暗中帮助他。不久,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。朱家明知他是季布,仍收留了他,后来,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。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,还封季布做了郎中,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。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,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,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,季布一向看不起他。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,他就马上去见季布。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,就虎着脸,准备发落几句话,让他下不了台。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,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,话语多么难听,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,又是作揖,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。并吹捧说:“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‘得黄金千两,不如得季布一诺’这样的话,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、楚两地的呢?我们既是同乡,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,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?”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,心里顿时高兴起来,留下他住几个月,作为贵客招待。临走,还送给他一笔厚礼。后来,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,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。

72、杀鸡取卵:因贪小利而毁了长远利益。

73、鲁哀公听了,很觉厌恶,便代替郭重答道:“食言多也,能无肥乎!”这句话分明是反过来讽刺孟武伯惯于说话不算数,而且在宴会上当着群臣之面,出于国君之口,孟武伯顿时面红耳赤,感到万分难堪。

74、[近义词]言而无信

75、原来,鲁哀公在筵席上看到孟武伯总是闷闷不乐,左顾右盼的,心里已经很不高兴了,自己本来就不喜欢这个人,现在看他这个样子就更觉得讨厌。谁知孟武伯还那么不知趣,偏要羞辱自己最喜欢的大臣,真是太不自量力了。于是鲁哀公就说:“一个人胖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,比如常常吃掉自己说过的话,也是会胖起来的呀!”听完这话,群臣都会心地笑了,他们心里都明白,鲁哀公明着说郭重,实际上在指责孟武伯不守承诺,出尔反尔。

76、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;比喻说话算数,极有信用。出自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》。

77、不守信誓:不遵守宣誓或约定,失信于他人。

78、他明知故犯,这次你一定要处罚他,否则会给人落下个言而无信的话柄。

79、孟武伯一听这话,分明是在讽刺自己说话不算话,而且当着宴会上群臣之面,出于国君之口,孟武伯顿时面红耳赤,万分难堪。

80、自食其言(zìshíqíyán)不守信用,说了话不算数。(立木为信)春秋战国时,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,推进改革,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,并当众许下诺言: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,赏金十两。

81、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,但是很孝顺。有一次,他的妈妈得了一种“晕病”,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。这种花卖得很贵,并且难得一开,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,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,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。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,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。从此,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。

82、关于失信的成语故事:【出尔反尔】【言而无信】【背义负信】【背信弃义】【食言而肥】【背惠食言】【弃义倍信】【轻言寡信】【过河拆桥】【忘恩负义】【薄情寡义】【见利忘义】

83、相传,有个商人向朋友借了大量的钱,但一直没有还款,朋友十分生气,决定告上法庭。在法庭上,商人却声泪俱下地道歉,承认自己失信,最终法官判决商人必须还清债务并受到惩罚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信任是建立在诚信和道德基础上的,失去信任会带来不良后果。

84、讲信修睦:人与人之间,国与国之间,讲究信用,谋求和睦。

85、盖不退师则背惠食言而曲在晋师。★宋·秦观《晁错论》

86、春秋时期,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,他为人别的地方还行,但有一个最大的毛病,就是自个儿说过的话不算话,出尔反尔,鲁哀公对此非常不满。

87、一诺千金

88、“人无信不立。”一个人、一个团体,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,言而无信则自取灭亡。

89、拋砖引玉:通过发表愚见或不成熟的观点来引起他人的讨论和较正确的看法。

90、元方答道:“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。正午时您还不到,就是不守信用;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,就是没有礼貌。”友人感到惭愧,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,但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,没有再回头看那个无礼的人

十个失信的成语故事

91、三:商鞅立木为信

92、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,约定在正午时分。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,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,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。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,正在门外玩耍。友人就问元方:“您父亲在么?”

93、[近义词]背信弃义

94、尾生丧身【wěishēngsàngshēn】

95、成语“失信”形容人言而无信,做事不守信用,造成不良影响。相传,春秋时,姜子牙和周武王联手平定了纣王的暴政,但姜子牙却背信弃义,反而投靠了商王。

96、因此,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诚信、守信,不断提高自己的信誉和信任度。

97、茅塞顿开:突然明白了以前不明白的事情。

98、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。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,非常气愤,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。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。父亲被感动了,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。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“水门事件”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;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。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,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。

99、《周书·杨荐传》:“荐至蠕蠕,责其背惠食言,并论结婚之意。”

100、是成语:言而无信,

101、季布“一诺千金”使他免遭祸殃

102、成语故事:曾子杀猪

103、以下是一些关于失信的成语:

104、[近义词]食言而肥

105、季布,汉朝人,他以真诚守信着称于世。时人谚云: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”意思是说,季布的一句话,比金子还要贵重。后来,季布跟随项羽战败,为刘邦通缉,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,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。最后,季布凭着诚信,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。

106、食言而肥。春秋时期,鲁国大(dà)夫孟武伯说话一贯无信,鲁哀公对他很不满。有一次,鲁哀公举行宴会,孟武伯照例参加,有个名叫郭重(chóng)的大臣也在座。他长得肥胖,平时颇受哀公宠爱,因而常遭孟武伯的嫉妒和讥辱。

107、成语“失信”源自《论语》中的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”,意味着失去信任。

108、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,一向说话算数,信誉非常高,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。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: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”(这就是成语“一诺千斤”的由来)

109、[近义词]尾生抱柱

110、曾子杀彘】有一次,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,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。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,便对他说回来就杀猪给他吃。儿子听了,非常高兴,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。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,过后,曾参的妻子便忘了。不料,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。

111、哀公从越国回来,大夫季康子、孟武伯在五梧迎候。当时,郭重为哀公驾车,看到他们二人,就对哀公说:“他们背后说了很多诋毁您的坏话,您一定要当面质问他们!”

112、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:形容法网恢恢,对于所犯的每一个罪行都会追究到底,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漏网之鱼。

113、不诚实:指不真实、不诚实、不正直。

114、【背惠食言】:指忘恩失信。

115、一言不发:不说话,默不作声。

116、食言而肥【shíyánérféi】

117、违背信义:指违背约定或道义,失去信誉和尊重。

118、尾生丧身

119、我们不能干违信背约的事

120、是成语:言而无信,背信弃义,

十个失信的成语故事

121、指忘恩失信。

122、有一天,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,孟武伯也参加了。在宴席上,孟武伯总是表现得闷闷不乐,这是因为素来与他不和的一位叫郭重的大臣也参加了这次宴会。要说这个郭重,在鲁国可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,因为他是鲁哀公最宠信的大臣,虽然他长得胖胖的,也不是非常有本事,可鲁哀公看他就是顺眼,他那胖胖的样子在鲁哀公看来也是忠厚老实的表现,怎么看怎么觉得他憨态可掬。这让孟武伯十分嫉妒,凭什么郭重就能得到哀公的宠信,而自已却总遭人冷眼呢?他越想越气,真想一走了之,但是国君设宴怎能随便离席呢?看着胖胖的郭重,他左思右想,想到一个羞辱郭重的办法。他就对郭重说:“郭先生近来可好啊?看您的脸色真是越来越好,您每天吃几碗干饭呀?真是越来越胖了啊!”那个郭重总为自己身体肥胖、行动不便而发愁,今天忽然有人提起自己最忌讳的问题,而且还是在国君的宴会上,这真让他又气又羞,心想:怎么有人敢在国君面前出自己的丑,自己身上所谓的缺点经他这么—说,岂不是更引人注意?就在郭重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,鲁哀公为他解了围。

123、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

124、背惠食言【bèihuìshíyán】

125、《郁离子》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,他抓住一根杆大声呼救。

126、陈太丘的故事

127、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

128、违背誓言(指违背自己的誓言)

129、食言:失信。指不守信用,只自己占便宜。

130、周武王深感姜子牙的失信,责其“失而复得,背信朝夕”。这个故事体现了失信的严重后果,对于个人而言,失信会影响人际关系,而对于社会而言,则会对经济和政治造成负面影响。因此,作为一个守信用的人,我们需要认真履行我们的承诺和义务,持之以恒地维护好我们的信誉。

131、关于失信的成语最有名的言而无信,不知其可。这个成语故事出自论语,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,那么就没什么可肯定的了。

132、同时,也要教育和引导他人,共同推动社会的诚信建设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上一篇:和爱有关的名人名言优选51句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