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奋好学古诗四句诗汇总35句
勤奋好学古诗四句诗
1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2、【译文】
3、勤奋好学可以用“菊花”来形容。因为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、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,与勤奋好学的品质相符合。
4、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。——《上堂开示颂》唐代:黄蘖禅师
5、王充字仲任,会稽上虞人也,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。充少孤,乡里称孝。后到京师,受业太学,师事扶风班彪,好博览而不守章句。家贫无书,常游洛阳市肆,阅所卖书,一见辄能诵记,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。
6、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——《劝学诗/偶成》宋代:朱熹
7、囊萤映雪,是汉语的一则成语,出自唐·欧阳询等撰《艺文类聚·续晋阳秋》和唐·徐坚撰《初学记》卷二引《宋齐语》。
8、《匡衡勤学》
9、博通众流百家之言
10、论语中关于勤奋好学虚心请教的句子有:
11、该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,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。
12、悬梁刺股
13、劝君莫惜金缕衣,劝君惜取少年时。——《金缕衣》唐代:佚名
14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15、读书不觉已春深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——《白鹿洞二首·其一》唐代:王贞白
16、这则成语以孙敬“头悬梁”和苏秦“锥刺股”的故事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。
17、(选自后汉书.王充传)
18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19、一见辄能诵记
20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21、王充字仲任,是会稽上虞人,他的祖先从魏国元城郡迁徙而来。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,在乡里以孝顺母亲被称赞。后来到洛阳,在太学求学,扶风人班彪做了他的老师。王充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但不死记硬背。由于家里穷,没有书可读,他常在洛阳的街上走,看人家卖的书,看过一次后就能背诵,所以王充对各家的学说著作都很熟悉。
22、这则成语原是指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,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,后用以形容夜以继日,苦学不倦。
23、好博览而不守章句
24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25、悬梁刺股,是汉语的一则成语,出自东汉·班固《汉书》和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。
26、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——韩愈 2、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——岳飞 3、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——《长歌行》 4、凡读无益之书,皆是玩物丧志。——王豫 5、书犹药也,善读之可以医愚。——刘向 6、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——颜真卿 7、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——孔子 8、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——韩愈 9、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——孔子
27、凿壁偷光
28、匡衡,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。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邑人大姓文不识,家富多书,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。主人怪,问衡,衡曰:“愿得主人书遍读之。”主人感叹,资给以书,遂成大学。
29、学向勤中得,萤窗万卷书。——《勤学》宋代:汪洙
30、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勤奋好学古诗四句诗
31、可以用梅花来形容勤奋好学,因为有句古诗"梅花香自苦寒来",这与勤奋好学寒窗苦读是同样的意思,比较贴切。
32、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33、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,出自《西京杂记》。
34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35、匡衡,字稚圭,勤奋好学,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。邻家有灯烛,但光亮照不到他家,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,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书。同乡有个藏书多的大户人家叫文不识,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,又不要报酬。主人感到很奇怪,问他为什么这样,他说:“我只希望能够借看你家的书。”那人听后深为触动,就把书都借给他读。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