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国论重点句子翻译及答案47句精选

2024-07-02 07:14:46

1、译文: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,却最后才灭亡,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。

2、洎牧以谗诛,邯郸为郡,惜其用武而不终也。

3、呜呼!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,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,并力西向,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。悲夫!有如此之势,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,日削月割,以趋于亡。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!

4、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

5、(12)苏洵《六国论》认为,齐国采用“”的错误策略,五国灭亡后,“”。(与赢而不助五国齐亦不免矣)

6、译文: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,邯郸成为(秦国的一个)郡,可惜赵国使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。

7、译文:齐国不曾贿赂秦国,(可是)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,为什么呢?(是因为齐国)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。

8、译文:想一想(或念及)他们的祖辈父辈,冒着寒霜雨露,披荆斩棘,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。

9、译文:六国的灭亡,并不是(因为)武器不锋利,仗打得不好,弊病(弊端)在于(用土地)贿赂秦国。(用土地)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,(这就)是灭亡的原因。

10、(5)苏洵在《六国论》中比较了秦获得土地和诸侯失去土地的方式后,得出了“,”,本来就不在于战的结论。(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)

11、(16)苏洵《六国论》中假设,六国若都能采取正确的策略,那么“,”,与秦相较或许还不可轻易估量。(胜负之数存亡之理)

12、夫六国与秦皆诸侯,其势弱于秦,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。

13、译文: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,打了两次败仗,三次胜仗。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,(赵国大将)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(或李牧接连使秦国的进攻败退)。

14、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!

15、(2)《六国论》中,苏洵在指出六国赂秦导致灭亡的原因之前,先从反面指出六国的灭亡“,”。(非兵不利战不善)

16、(3)在《六国论》中,苏洵认为六国中没有赂秦的国家是因为赂秦者而灭亡的,他的理由“,”。(盖失强援不能独完)

17、重点句子及翻译:

18、齐人未尝赂秦,终继五国迁灭,何哉?与嬴而不助五国也。

19、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,斯用兵之效也。

20、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,斩荆棘,以有尺寸之地。

21、(6)苏洵《六国论》中表示,哪怕是尺寸之地,也是先祖们经过“,”获得的,极其不易。(暴霜露斩荆棘)

22、(13)苏洵《六国论》中论证赂秦之弊时引用古人之语说“,”,如果柴草烧不完,火就不会熄灭。(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)

23、夫六国与秦皆诸侯,其势弱于秦,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。苟以天下之大,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,是又在六国下矣。

24、(10)苏洵《六国论》中具体表现秦对诸侯之地贪婪无厌的句子是:,。(奉之弥繁侵之愈急)

25、《六国论》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。《六国论》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“弊在赂秦”的精辟论点,“借古讽今”,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,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,以免重蹈覆辙

26、悲夫!有如此之势,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,日削月割,以趋于亡。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!苟以天下之大,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,是又在六国下矣。

27、(1)在《六国论》中,苏洵就“弊在赂秦”的观点可能引发的疑问而设问:“,?”(六国互丧率赂秦耶)

28、(8)在《六国论》中,苏洵引用古人之语指出,以地事秦的行为就像抱着柴草来救火,“,”。(薪不尽火不灭)

29、译文: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,他们的势力(虽然)比秦国弱,可是还有可以不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。

30、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或曰:六国互丧,率赂秦耶?曰:不赂者以赂者丧,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。故曰:弊在赂秦也。

31、(11)苏洵认为战国时燕国的灭亡与其采用的刺秦策略有很大关系,他在《六国论》中说“,”。(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)

32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,齐人勿附于秦,刺客不行,良将犹在,则胜负之数,存亡之理,当与秦相较,或未易量。

33、(9)在《六国论》中,苏洵指出诸侯的子孙对先辈辛苦开辟的土地毫不珍惜,将之“,”。(举以予人如弃草芥)

34、译文: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!

35、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.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.这样整句翻译才更明白。译文六国的灭亡,不是(因为他们的)武器不锋利,仗打得不好,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.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,{这就)是灭亡的原因.

36、(15)苏洵《六国论》认为,燕赵处在其它诸侯国几乎全部被消灭的时候,智谋和国力孤危,因此两国“,”。(战败而亡诚不得已)

37、(4)苏洵在《六国论》中提出六国破灭“弊在赂秦”的中心论点后,紧接着从赂秦者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的句子是:,。(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)

38、(18)苏洵在《六国论》中假设,六国若能采用正确策略合力抗秦,那么“”;他为六国有这样好的形势,却“”,导致国力日渐削弱乃至灭亡而悲叹。(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为秦人及威之所劫)

39、(19)在《六国论》的结尾,苏洵用假设的方式警告宋朝统治者“,”,那就连六国都不如了。(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)

40、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

41、然则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无厌,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,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。

42、(17)在《六国论》中,苏洵感慨道,六国若能用赂秦之地“”,用事秦之心“”,合力抗秦,则秦国也会担心地吃饭也难以下咽。(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)

43、(7)苏洵在《六国论》指出“,”,所以诸侯奉送给秦的土地越多,秦对诸侯的侵犯就越厉害。(诸侯之地有限而暴秦之欲无厌)

44、赵尝五战于秦,二败而三胜。后秦击赵者再,李牧连却之。

45、苏洵《六国论》理解性默写检测

46、(14)在《六国论》中,苏洵认为燕国不以地赂秦,因此“”,后因太子丹采用了刺秦的错误策略,“”。(虽小国而后我始速祸焉)

47、重点实词有速,解释为招致,道,解释为原因

下一篇:没有了
上一篇:生活简单而快乐感悟经典句子【36句文案】
返回顶部小火箭